揭秘:海泊河的前世今生(视频) 青报网-尊龙凯时app

2017-12-07 12:52来源:尊龙凯时app-尊龙凯时官方网站作者:余瑞新/文 刘栋/图

新闻热线:0532-82863300

  视频/刘栋 吴晓坤(实习)配音/陈方芳 (实习)

11月初,镇江路街道海泊河文史风情馆开馆,仅130平方米的展馆承载着海泊河近百年来的历史,填补了青岛市没有海泊河主题民俗展馆的空白。

“海泊河竟然是青岛市第一个饮用水水源地”“海泊河的治理难度原来这么大”……史料的陈列揭开了海泊河神秘的面纱,老街坊们不禁感慨这个他们习以为常的河流,竟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航拍海泊河

从恩养者到景观河

“海泊河长约七公里,发源于浮山之西北麓,流经东西吴家村前折而西北流入胶州湾”,这是1928年版《胶澳志》中关于海泊河的记载。齐钲介绍,他查阅过大量的书籍资料,这应是最早关于海泊河的文字记载。齐钲是海泊河文史风情馆顾问,为了完整而真实地呈现海泊河历史风貌,他用了15个月,多方查阅资料,并奔赴德日,丰富一手资料,算得上研究海泊河的专家。他说,这个长度是按照1928年海泊河入海口位置测量的结果,后来填海造地又将河道延长了2.4公里。

村庄若是少了活水的环绕和滋润,便少了一份村舍的灵动与活络,错埠岭、东西吴家村、仲家洼、海泊村、小村庄、扫帚滩等多个历史在400年以上的自然村落便是如此。自德国人绘制的19世纪90年代青岛地区原始村庄分布图来看,这些原始村庄大多依河而建,分布在海泊河沿岸。“夏天雨后,河水就变得非常清澈。每到这时,小男孩儿们就光着身子扎个猛子进去,凑堆儿地玩儿。” 管纯青今年67岁,在海泊河边长大,回忆起童年时光,他津津乐道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候,河水很清,河道没现在这么深,河里还有鱼虾。到了冬天,河底残存的浮水结了冰,孩子们还会在上面滑冰哩!” 据他回忆,那时的海泊河河道窄,雨季经常发大水,两岸部分地势低的村庄经常被“灌蛤蟆”,屋里的水没过脚踝,而出村口的水则没过大腿。

居民赵淑华和高秀香在海泊河文史风情馆畅聊老照片的故事。

赵淑华是地道的海泊村人,从1950年至今,她搬家三次,却始终围绕海泊河“转悠”。在她的记忆里,家门前的小河是海泊河的支流,在海慈医院汇合后流向胶州湾。“小时候经常帮大人在河边洗衣服,天气好的时候,把洗完的衣服平摊在河边草地上,便和小伙伴们玩起捡石头的游戏,玩累了,衣服也就差不多干了,便收了衣服回家吃饭。”

时针转拨,1985年海泊河开始修建河坝,硬化河堤;2002年,南京路往东河道陆续被改造成暗渠;2010年前后,原本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河道彻底消失不见,雪松、银杏、水杉、白蜡、垂柳、五角枫栽满河道两侧,木栈道、霓虹灯、喷泉等精致的景观小品随处可见。从海泊河下游溯源而上,海泊河沿岸的平房和阡陌交通早已消失,成为照片里的回忆。

移民村落有了城市气息

“青岛市外甫出东镇,即无山不秀,无水不清,三五人家,自成村落,疏篱点点,掩映野桃溪柳间……” 1929年,海泊河沿岸的东西吴家村曾是这般世外桃源。

“其实,这个地图还少了一个村中村——鸳鸯村,七八十年代时,西吴家村里建了一个大院,有好几排房子,原四方区政府把房子分配给刚结婚的年轻人,因为给新人住的吧,所以起名鸳鸯村。” 吴振华今年60岁,是土生土长的西吴家村人。“当年机电厂所在的位置就是如今的海博家居,原来的海泊村旧村改造后成了现在的海泊人家小区……”关于海泊河的回忆蜂拥而至,吴振华不知从何说起,看着地图,一会儿蹦出一个故事,一会儿又拉出一段往事。

居民吴振华讲述自己和海泊河的故事。

“大娘,嫩上哪?”“我上大茅房买点菜。”你可别以为“大茅房”是个奇怪的地名,其实它指的就是厕所。四方路早期的老房子没有上、下水道,“上水”要到街头的公共水栓去挑水,“下水”要到街头的“大茅房”。久而久之已不觉难听,有的商店在报纸上作大幅广告,上面不写门牌,倒是直接写“四方大茅房对面”。

四方大茅房是亚洲最早的抽水马桶公厕,它作为德占时期青岛的地标建筑也就不足为奇。“厕所文明见证城市文明,海泊河不仅是城市文明的见证者,更是城市文明的推动者。”齐钲笑着说,“当时,青岛在两个方面领先于其他租借城市,一个是完善的下水系统,一个是城市集中供水系统,这都和海泊河息息相关。”

在海泊河边盥洗的妇女(图片由市北区档案馆提供)

原来,德占青岛后,随着城建规模扩大、人口激增,饮用水开始短缺,1899年,德国人便开始勘测考察城区周边水系,寻找饮用水源。海泊河河床4米深处有不透水的黏土层,其下还有约12厘米厚的透水砂层,蕴藏着丰富且优质的地下水资源。因此,德国殖民者放弃从崂山引水的方案,转而在海泊河建水源地。1900年春,德国人在海泊河下游横穿河谷打了50眼集水井,用虹吸管抽水,再用水泵加压,送到贮水山顶500立方米的水池中,由此向全市供水,海泊河因此成为青岛市第一个饮用水源地。

“海泊河是青岛城区的母亲河,也是护城河。”齐钲告说,青岛半岛的地形决定了海泊河成为进出青岛的必经之路。战火纷飞年代,海泊河作为护城河,无言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忍受毁于战火的痛苦。

德占青岛时期,德国殖民当局曾以海泊河一线作为市区、郊区的分界线,从1901年至1913年,沿海泊河建设青岛军事要塞,建设永久性大口径榴弹炮炮台12座,野战炮台及流动炮兵阵地22处,坚固步兵堡垒工事5处,步兵防御阵地、交通壕数十公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沿海泊河—湛山—浮山湾一线,构筑了“五堡垒”防线,用以保护远东舰队和青岛港口的安全,其中,最外围的五堡垒步兵防线北端便是依托海泊河作为天然屏障建立的。当时,德军将遮挡视线的突出物全部炸平,东、西吴家村被夷为平地,海泊河北岸的树木砍得只剩树桩,被铁丝网缠绕作屏障。还未开战,海泊河两岸已是一片焦土。

“东西吴家村距东镇三四里,居民农业,女子则恃工厂,尺余高髻,紧裹双缠,远者距工厂十余里,夜半即兴,趋跄而往,至则鹄立门前,或坐卧树下,天记尚未明也。亦良若矣,奉天路一带多见此辈足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海泊河下游开始兴建纺织厂,吴家村的妇女便多到纺织厂务工。

“由于工业对水源、排污和运输条件的要求,新兴的工厂不约而同地在海泊河下游靠近胶济铁路地区域发展起来,其中最知名的当属大康(国棉一厂前身)、内外棉(国棉二厂前身)、隆兴(国棉三厂前身)三大纱厂。” 齐钲告诉记者,随着民族工业壮大,一些以小纺织为支柱的移民村落也逐渐兴起,海泊河便有了城市的气息。

“垃圾沟”变身幸福河

粗放型经济发展带来污染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噩梦,海泊河也未能幸免。

德占青岛时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谋生,人口的激增给海泊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加之当时的社会公共事业尚未起步,倒进河道里的生活垃圾靠河水的力量已不能完成自我清洁,垃圾越堆越多,靠近河岸的居民推门就见“垃圾山”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经济发展,企业家们看上了海泊河这条便利的“下水道”,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化工厂等企业沿海泊河岸落户,工业废水沿河排放。

海泊河沿岸工厂排出的染色废水。(图片由市北区档案馆提供)

据了解,1948年底,海泊河水源地因水质恶劣,被迫停止生产。水源地的消失没有引发人们的警觉,甚至在海泊河水源地停止生产饮用水以后,海泊河地下水仍作为冷却水、工业用水等为企业所用。曾河水澄清、鱼虾成群的海泊河,仅数十年就面目全非。

“造纸厂、电镀厂、模具厂、印染厂、电机厂……当时海泊河边的工厂大大小小有不少,河水又脏又臭,有时候排的水还五颜六色的,像是打翻了颜料瓶一样。”高秀香是1980年随丈夫一起安家二十中的,在她的印象中,海泊河已没有“河”的概念,倒像是垃圾沟,什么脏东西都能往里扔。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海泊河的污染问题就曾备受当局政府重视,但各种治理举措终因无法制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而收效甚微。1991年3月20日,青岛市“八五”期间重点建设工程——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开建。1993年,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拉开了拯救海泊河的序幕。投资1.39亿元的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实现了自动控制运行设计,日处理污水8—12万立方米,每年可减少污泥投海量两万吨。

1991年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1993年投入使用。(图片由市北区档案馆提供)

“海泊河的治理一直都没停过。别看海泊河流程短,但面临问题复杂,且无先例可借鉴,致使治理难度增加,效果不明显。” 市北区城市管理局孙书宝介绍,海泊河治理主要有几大难点:海水倒灌河道,淤积严重,盐碱化致使水生植物无法生长;季节性河流,雨季雨水丰富但迅速排干,旱季则无淡水作为景观水;自然河改为人工河后,渗透率弱;支流多、流域广,流域内截污管线虽经整治,但由于部分企业、经营业户私排污水和部分截污设施遭到破坏,污染河水的现象时有发生。

海泊河变身民生休闲的幸福河

  迎难而上,截污、清淤、景观绿化、污染点源治理等治理工作加大力度开展。河底淤泥清除后,改变过去以混凝土进行铺装的方法,采用片石干铺河底,保持河道生态功能;在位于离入海口700米处建设长约95米、宽8.6米、7孔的拦潮闸,最大回水长度达2640米、蓄水水位高程达2米,可有效蓄积雨水及海泊河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形成景观水面,同时解决由于海水倒灌引起的重复淤积和土质盐碱化问题。

  海泊河综合治理主体工程于2012年完工,昔日的臭水河蝶变为风光旖旎、民生休闲的幸福河。11月初,镇江路街道海泊河文史风情馆开馆,仅130平方米的展馆承载着海泊河近百年来的历史,填补了青岛市没有海泊河主题民俗展馆的空白,海泊河之于这座城市的意义跃然于纸上。

责任编辑:刘栋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青岛日报官方微信(qddaily)

相关阅读

文明上网,登录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报网立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