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灵山堡垒
□青岛日报/情报网/青岛观记者 刘宗伟
1949年5月3日,人民解放军首战灵山,拉开了解放青岛的序幕。此前,被国民党青岛市大肆宣传的“即墨北陲的屏障”——灵山堡垒,在数小时内即被攻陷,并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灵山是即墨北陲的屏障,是青岛市的门户”。自1947年11月修筑灵山工事起,《青岛公报》等就不断地给予关注。
灵山工事频频见报,一个重要目的不言而喻——稳定民心——尤其是山东境内大部分地区接踵解放时。
被寄予厚望的青岛外围最前线
查阅青岛市档案馆馆藏的民国时期报纸,灵山这个离即墨城30多里的小山包,1947年深秋起,随着防御工事的开建,频频见诸报端。11月11日《青岛公报》以《即墨兴建灵山工事 军民合作情形良好》为题,报道国民党军队某部旅长在灵山南麓林戈庄村召开军民茶话会,为灵山工事修筑做思想动员。
该文末尾,作者乐观地写道:“本次会议军民情谊更为密切,预卜和衷共济,同赴时艰,残匪活动不难肃清云。”
兹将报道摘录如下:
国军某部攻克即墨北部灵山后,为加强保卫交通计,特有居民合作,建筑堡垒。杜旅长更为关心民困,严整纪律,抚慰民心计,特派杨副旅长于本月7日赴林戈庄预备茶点,召开军民联谊座谈会,交换意见。与会者计到县政府代表孙秘书、本区区长暨乡镇保甲长等,并有民众代表百余人参与。
是日下午1时,隆重举行开会仪式,首由杨副旅长致词,大意略谓:1.灵山工事为保护交通及保卫人民之必要;2.为民事需要,出工出料,乃出于不得已;3.希望军民精诚亲切,合作到底;4.请对本旅不当之处严加批评;5.希望保甲供给官兵违法犯纪及奸匪行动之情报。各民众代表无不首肯鼓掌。次由孙秘书致词,略云:此地若非驻守国军,人民何能安居乐业?军民实应团结一致,维护国军,肃清匪筑等语。继有区乡镇保甲长及民众代表提供意见,相关旅长均表示接受,并向民众有所解释。下午四时许始行散会。
1948年8月,灵山工事基本修筑完毕,《青岛公报》为“力求明了前防的情形”,安排记者前往灵山,“作了一次实际的观察和综合的访问”。
▲灵山据点防御工事竣工的报道。
事毕,记者以《灵山据点巡礼》为题,记述采访经过及所见所闻。文中,记者盲目自信,忘乎所以:“山泊村(今为山坡村)周围排列着碉堡和曲折迂回的战壕,足以表现部队教育的有素和戎备的森严,匪军倘不量力,或者来犯,我相信会准确予以打击的。”
兹将报道摘录如下:
晨八时出发,经过一时许,便看见坐落在灵山怀抱中的山泊村了。这村离即墨三十华里,为青岛背面外围的最前线,是灵山驻军的根据地,xx部军驻守于此。当我到达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飘扬着国旗的大操场和部队建筑的“正气门”。村中居民约有40余户,土墙茅屋,全是农家风味。记者由驻军引导,首先见了曾参谋长,又见了刘团长和丁团长,谈吐片刻,时已夕阳西沉,因当时部队出发扫荡,没有得到机会和他们见面。
翌日,即由刘团长引导参观。……踏着弧形的道路,上面铺满银灰色的沙子,粉刷成金黄色的墙上,绘着富有刺激性的漫画,张贴着各种报章杂志,尤其各军刊印的“三自”、“正气”、“力行”等等各种周刊,格外使人醒目。村中驻军虽然少,但除了值勤的岗哨外,很少有来往的士兵,村的周围排列着碉堡和曲折迂回的战壕,足以表现部队教育的有素和戎备的森严,匪军倘不量力,或者来犯,我相信会准确予以打击的。士兵的宿舍,虽是利用破旧民房,却收拾得非常干净,光线空气也很充足,内务整齐,井然有条。
正在浏览视察的时候,来了一个英勇强干的军士,向我们行了一个礼。据刘团长说,他的名字叫郭家训,10日前还是中士班长,因曾破获潜入我们部队中的奸匪工作人员,部队长嘉其机警敏捷,曾奖法币500万元,并升为排长,以示鼓励。刘氏并说,士兵生活时间的分配、工作的进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日用品的供给,通由他们的福利合作社负责采购和配售,以免商人的剥削。
我们一行出了营房,便去参观灵山。山有二峰,东西对立,恰和山泊村形成鼎足之势,四周俱是悬崖峭壁,异常峻险,惟在两峰中间有条羊肠曲径,崎岖相连,由此上去,便见一队一队的士兵,散布在每个角落里,冒着烈日酷暑,不停的工作,除石头的叮咚声响,听不到人的言语。在这里看不到官兵区别,服装一律,工作相同,这种一体劳动的精神,是新的革命作风,它不但消除了官兵的隔阂,而且加强了官兵的团结,这个部队的表现确是够健全众固的。
……
灵山失守引发多米诺效应
被国民党青岛市党政军寄予厚望的外围最前线——灵山屏障,在翌年5月3日青(岛)即(墨)战役打响时,出乎意料地砉然倒塌,并由此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1949年春,山东全境大部解放,惟剩青岛、即墨及海上的长山列岛仍为国民党军所盘踞。
4月25日,为解放青岛,山东军区提出以“逐步压缩,迫敌早撤,于敌撤退之际,歼其一部或大部”和“迫敌撤退,保全城市”的作战方针,并上报中央军委和华东军区。28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对青岛进行威胁性攻击”。
5月3日,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向青岛市郊守敌发起进攻,青即战役打响,灵山被列为首战。
按照作战计划,华东警备四旅担当攻克灵山的任务。灵山守敌是国民党32军764团的一个营。
1989年1月,青岛解放40周年来临之际,华东警备四旅参谋长傅蠢僧回忆了攻占灵山的经过:
恰逢灵山守敌换防,原守敌撤至山下,而接防之敌尚未全部达到,乘此战机,我来不及请示前敌指挥及开会未归的邓龙翔旅长,即令十一团、十二团至灵山以南伏击北上接防之敌及换防南撤之敌,令十团相机攻占灵山,令炮兵团猛轰灵山之敌,迫其早撤。敌三十二军二五五师七六四团一营做梦也想不到兵临城下。
战斗打响不久,他们放烟火标志,向上疃之敌发出求救信号,未等增援友军赶来,他们便慑于被歼弃山南逃。我军跟踪追至林格庄(应为林戈庄),与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我军全歼南逃之敌后,又与增援之敌三十二军七o四团、十一绥区敌军一部激战一小时许,毙伤敌140余名,俘敌156名,缴获枪支一批。
由于抓住有利战机,避敌优势,巧袭成功,我军伤亡很小,灵山首战告捷。
6日,《大众日报》以《进击青即外围 我军收复灵山》为题,报道灵山之战。
胶东四日电 进军青(岛)即(墨)外围之解放军,于五月三日下午二时收复即墨城北三十五里的敌重要据点灵山。守敌三十二军七六四团一营南逃,我军当即追歼,于是日下午二时四十分,在即城北二十里外的林格庄一带与逃敌及由即城北援接应之匪三十二军七o四团,十一绥区敌军一部,激战一小时许,即毙敌一百四十名,俘敌一百五十六名,缴获重机枪三挺、轻机枪十一挺、长短枪一百o二支、火箭筒五个、炮弹一百五十发,及其它军用物资一宗。
几乎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在收集灵山之战信息,分析战局走势。
▲刘国宪向秦德纯电报灵山战役后的情况。
5日16时,青岛市警察局局长刘国宪向山东省政府主席兼青岛市市长秦德纯递交“灵山战役伤俘情形的呈文”,兹完整地抄录如下:
据李村分局长杨凤楼报称,本月二日在即墨灵山以北我驻军三十二军之一部发现,约三百名之匪军被我击溃并缴械,甚夥。并将匪俘二百余名返回灵山防地。三日匪集结较大兵力,包围我驻灵山国军。三日晨五时,三十二军驻鸿园村之山炮营,由营长周鸣率第三连汽车五辆,榴弹炮四门、炮弹三百余发前往灵山增援。四日由前方抬下伤兵,约三十余人已到李村,转市内治疗。闻青岛保安旅亦派队前往增援。除派探侦查续报外,理合报请鉴核等情。据此谨报。
在该呈文上,秦德纯批示:“饬继续查报”。
10日,灵山硝烟早已散尽,解放军正在酝酿向下一个青岛外围重要据点——上疃发起新一轮攻击。这一天,秦德纯仍不死心,下达“关于对灵山战役情形继续查报的指令”,足见灵山据点在青岛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高芳先就解放军进入上疃向秦德纯电报。
21日,青岛市保安旅旅长高芳先向秦德纯发出“关于转报林彪部队万余由大沽河至灵山一带活动等情的代电”——
据本部探员报称:匪林彪部队约万余人由大沽河窜至灵山一带;匪距大屯村一带,匪之新编青岛警三旅一千余名,携带八二炮两门、大口炮三门、重机枪四挺于十八日晓五时即进入上疃一带活动。谨电奉闻。
这则谍报有误,实为许世友部队,非林彪。此时的林彪身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华中军区司令员,挥斥方遒,率领四野主力在强渡长江,解放湘鄂等地呢!
其时,上疃已被攻克,国民党军队精心布置的青岛外围防线全部土崩瓦解。
自25日夜起,解放军兵分东、中、西三路,连续突破国军设置的三道防线,兵锋一致向南。
6月2日上午8时,先遣部队攻克水清沟南山敌据点,大部队始向市区挺进。是日中午12时,“江山变色”,青岛解放。
(文中配图均由作者翻拍自青岛市档案馆)
责任编辑:张兆新